浙江在线1月15日讯潘永泰号,一家老底子的棉花店,坐落在杭州河坊街113号。
在一片古色古香的街道中,潘永泰仿佛就应该属于这里,铜制的“潘永泰号”几个字经过几十年风吹日晒,沉淀了岁月的痕迹。
放眼望去,十几个平方的屋子,一张大概是被棉花抚得光滑的木床,一架一看就有年头的棉花机,还有一些竹耙、磨子、弓等弹棉花的工具被收了起来,悬空的货架不再满满当当,只有几床棉被被装在透明塑料袋子里。想象中富有节奏的“嘣、嘣”弹棉声,已经好久没有响起过。
前阵子,有读者在钱江晚报小时新闻客户端帮帮团栏目留言,说杭州最后一家弹棉花的老字号作坊停工了,觉得很可惜。记者去了好几次,都只看到河坊街113号,徒留着一个柜台,在人来人往的步行街上,吸引着游客们好奇的目光,再仔细一看,柜台上放着两个租用充电宝的机器。
难道真的就这么停了吗?
胡奶奶:从青丝做到白头
1月13日这一天,记者又去了一次。这次很幸运,潘永泰号的门开着,胡兰兰奶奶在家。
多数时候,潘永泰号一直都开着门。不过仅仅只是开着,因为已经很久没有营业了。柜台上还有几盆绿植,柜台的玻璃底下,是一张张发黄的旧报纸。胡奶奶指着其中一张照片说,这就是首届西博会上的奖品,如今已经摆在博物馆。
胡奶奶今年80岁,看着很健朗,不过老人家说自己弹了几十年棉花,落下了一些“职业病”,比如遇到天气变化,关节会痛。
潘家的这门手艺,从温州永嘉开始,曾经到过江苏宜兴、湖州等地方,最后在杭州落脚,一点点做大。
23岁的时候,胡奶奶从永嘉嫁到杭州,店刚开始是开在运河边的瓜山附近,后来才搬到河坊街这里。
嫁进潘家之后,彼时还是大姑娘的胡奶奶,一点点学起来。从一朵棉花到一床簇新的棉花被,中间有几十道复杂的工序,在日复一日中,胡奶奶也从青丝做到了白头。
“几年前老头儿没了,我年纪也大了,就不做了。”
这门手艺,传承到了女儿那里。胡奶奶说女儿小时候,家里忙的时候会在旁边帮忙,所以学会了做棉花被。
河坊街上的这家店,只能做小一些的被子,超过两米的大棉被,都被送到女儿家的棉被厂加工。
老底子:谁家没潘永泰的棉被
老式的棉花机曾经在河坊街不停运转,按照潘家自己的标准来引线、盖纱、折边、剪边、轧线……不管在哪里制作完成,都选用来自新疆的棉花,照祖辈传下来的拍打方式,让棉花更加松软。严格执行各种规范的“操作标准”,是潘永泰号上百年来的坚持。
一床床自己盖、结婚用的棉花被,从潘永泰号被提走,走进杭城的千家万户。很多老杭州家里,或多或少都买过潘永泰号的棉被。
冬天来了,添上一条厚实、松软的新棉花被,是大家记忆中的那一丝丝温暖。
现在,尽管蚕丝被、羽绒被等可以选择的被子种类越来越多,买一床被子也很容易,还是有很多人想念潘永泰号那响了几十年的弹棉花声。
老街坊们忘不了潘永泰号昔日的繁忙。
吴先生说自己就住在吴山广场一带,今年已经六十多岁的他,记得早些年天一冷,大家排队等着做被子,“我妈妈那时候就一直在他们家做被子,现在不做了,蛮可惜的。”
现在:虽是困境,还想坚持
胡奶奶家面临的是同样的困境。现在,河坊街上的潘永泰号,主要是个销售、展示的地方。前段时间,女儿家的厂房拆迁,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地方继续把这床棉花被做下去。
胡奶奶说,弹棉花其实是个很费力气的活,现在女儿也已经五十多岁了,和自己一样,偶尔也会关节不舒服。加上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地方,即便找到了,会这门老底子手艺、愿意去坚持的人也越来越少了。
潘永泰号会一直开下去吗?
“会的。要不然我守在这里做什么呢。”胡奶奶说。
正如我们看到的这样,潘永泰号只是“暂停”,等合适的地方、合适的人找好,记忆中的棉花被,就会回来了。
“弹棉花”老工艺在渐行渐远,对于潘家来说,这家店曾经是一份营生,现在却多了一份责任,要把这份老底子的工艺一直传承下去。胡奶奶说,“也有人说我傻,这个地方租出去的话,一年什么都不做,光收租金就有几十万。”但是她说,要是自己家不做,这门手艺也许只留存在人们的记忆中,她记得,最兴盛的时候,杭州有两百多家制作棉花被的作坊。
“光是这条街上就有13家。”后来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,最终都开成了各种各样的其他铺子,胡奶奶觉得很可惜。
“数世间事惟温暖宽舒怀抱,愿天下人以真情传承文明”,这是潘永泰号店铺大门口的两句对联,大概也是潘家后人和胡奶奶对这个行业的美好期许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