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西热线 - 广西地区最专业的新闻资讯网站!
当前位置: 主页 > 国内新闻 > 河北新闻 生态共建绿意浓 河北推进“三区一基地”建设

生态共建绿意浓 河北推进“三区一基地”建设

发布时间: 2017-03-29 08:31:40 来源: 作者:

生态共建绿意浓

——河北大力推进“三区一基地”建设纪实(四)

生态共建绿意浓 河北推进“三区一基地”建设

生态共建绿意浓 河北推进“三区一基地”建设

鸟瞰邢台太行山区绿色之美。记者 赵永辉摄

□记者 段丽茜

二月春来早,京津冀三地的绿色在一天天增多。

《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》明确了河北省建设“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”的功能定位。同时提出,到2017年,京津冀三地在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;到2020年,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;到2030年,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良好。

三年来,京津冀三地认识同向、行动同步、措施同力。

建立污染联防联控联治机制。三地统一重污染天气预警分级标准、联合应急、联动执法,协同防治大气、水、土壤污染,共同保护碧水蓝天。

生态共建共管共享正在加强。京津保生态过渡带、三北防护林、京津风沙源治理、白洋淀和衡水湖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加快实施,大规模推进国土绿化取得显著成效,京津冀正在变绿变美,区域整体生态支撑能力不断提升。

一套联动机制

——建立污染联防联控联治机制,协防共治大气、水、土壤污染

2016年11月15日,京津冀三地为期4个月的大气污染防治环保督查正式展开。

强化联动执法,形成严打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,三地明确了督查重点:燃煤企业、工业企业污染防治情况,尤其是钢铁、焦化、水泥、玻璃等行业的高架污染源,重点打击超标排放、治理设施不正常运行等违法行为;集中对施工工地扬尘、渣土运输泄露遗撒问题进行整治。

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,需要更加重视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,这是现实的迫切需求。京津冀地区是我国东部地区人与自然关系最为紧张、资源环境超载矛盾最为严重、生态联防联治要求最为迫切的区域。

“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,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。”《河北省建设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规划(2016—2020年)》提出,到2017年,PM2.5浓度控制在68微克/立方米左右,森林覆盖率达到32%以上。到2020年,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明显好转,PM2.5浓度比2015年下降17%左右且达到国家规定要求,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达标率达到75%,森林覆盖率达到35%。到2030年,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,建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、山清水秀的美丽河北。

一分部署,九分落实。

共建污染联防联控联治机制,三年来,京津冀不断加强协调合作。

成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,建立京津冀水污染突发事件联防联控工作机制、京津冀环境执法联动工作机制。三地环保部门签署《京津冀区域环境保护率先突破合作框架协议》,以大气、水、土壤污染防治为重点,以联合立法、统一标准、统一监测、应急联动等10个方面为突破口,联防联控,共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。

突出“2+4”核心区,三地协防共治大气污染。

北京与保定、廊坊,天津与沧州、唐山分别建立对口帮扶、共同治理工作机制,北京、天津在资金、技术上,分别向对口帮扶河北省的城市给予援助和支持,针对重点污染源共同开展联合应急、联动执法、协同治污等合作。河北省将廊坊、保定两市共18个县(市、区)部分区域划为禁煤区,2016年完成电代煤、气代煤改造31.87万户。

厉行法治,严惩环境违法行为,联动执法在加强。

共同应对重污染天气,三地统一重污染天气预警分级标准,开展重污染天气联合会商,启动空气重污染预警。在重大活动中联合治霾,2014年11月迎来“APEC蓝”;2015年大阅兵前夕,北京、河北均创下PM2.5监测以来历史最好纪录;2016年6月23日至7月1日,三地环保部门联合开展执法检查,保障了2016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期间环境质量。跨区域处置环境问题,三地共同调查处理环保部交办的重点案件。

在协同发展“一张图”总体布局下,三地联防联控力度空前,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:2016年,京津冀区域PM2.5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33%。

一种全新模式

——共建生态清洁小流域,上下游共同保护水环境

打破行政区划壁垒,京冀两地正在同治水污染、共护水环境。

原来垃圾粪肥随意堆放、环境脏乱的丰宁满族自治县南瓦窑村,如今变了样。公厕已经建成,垃圾桶摆放在河道两旁,河道上还建设了滨水景观。“像一个水景公园。”60岁的村民寇九来这样说自己生活了多年的村庄。

环境的改变,是京冀两地在密云水库上游共同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成果。

张家口、承德是京津重要水源地。承德市年均向天津市水源地潘家口水库供水17亿立方米,占潘家口水库需水量的93.4%;向北京市重要水源地——密云水库供水4.73亿立方米,占密云水库需水量的56.7%。北京市备用水源地——官厅水库有3/4的流域面积位于张家口市怀来县。

京津冀三地山水相连、地缘相接。张家口、承德被定位为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。

为实现上下游溯源治污、源头护水,河北省曾多方呼吁,希望能够打破行政区划壁垒。

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,为实现这一目标带来重大机遇。

2014年4月,京冀两地达成初步合作意向,共同组成调研组对密云水库上游县域进行调研。随后,京冀两地联合编制密云水库上游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规划,规划范围包括承德市丰宁、滦平、兴隆以及张家口市的赤城、沽源。

合作模式确定,项目建设紧锣密鼓推进。

截至目前,北京提供支持资金约2亿元,首批1.155亿元已拨付到位。河北省也筹措资金5250万元,以水源保护为中心,构筑“生态修复、生态治理、生态保护”三道防线,同步治理污水、垃圾、厕所、河道。如今,密云水库上游首批50平方公里建设任务已经完成,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成效初显,由于上游来水增加,2016年底,密云水库蓄水量超过16亿立方米,创2000年以来蓄水量新高,水质明显变好。

让更多清水下山、净水入库,密云水库上游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规划任务2018年全部完成后,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将达600平方公里,项目区水土流失治理度将达到85%,年新增污水处理能力59.66万吨。

上游生态搞不好,下游水库的水质就保证不了。得到一库清水,实现共同受益,三地不断创新合作模式。

保护滦河水质,引滦入津生态补偿试点正在推进。河北省于2016年9月正式签署补偿协议,中央财政奖励资金和省级配套资金均已到位。在这笔资金支持下,到2016年底,潘家口水库、大黑汀水库用于养鱼的网箱完成清理97.9%。

建设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,张家口、承德在行动。

张家口市以污水治理、管网改造、生态恢复、监管完善为重点,综合整治清水河环境,清水河老鸦庄断面稳定在Ⅳ类水质标准,提前达到2017年水质目标。关闭官厅水库汇流水域内50多家排污企业,使官厅水库水质总体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。该市主要流域水质监测断面达标率100%。

防治滦河、潮河流域水污染,承德市2016年新、改、扩建城镇污水处理厂21座、垃圾无害化填埋场16座、污水管网近百公里;近两年累计投资62亿元,实施项目256个,全面消除了劣Ⅴ类水体。截至2016年底,该市7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,地下水质量保持稳定。

一个核心目标

——大规模推进国土绿化,共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

昔日风沙源,今日生态林。

曾经位列张家口市五大沙丘之首的宣化区黄羊滩,治理前与沙漠无异。如今已是草木丛生,林草覆盖度超过97%,昔日风沙源变身为护卫京津的生态屏障。

黄羊滩的变化得益于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实施。

建设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,京津冀三地互动愈加频繁。

2016年6月,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率先突破推进会在张家口召开,三地签署协议明确,未来5年在优化京津冀生态空间、重要湿地保护与恢复、国家储备林建设等七方面实现突破。到2020年,京津冀地区森林面积将达到1.14亿亩,森林覆盖率达到35%以上,湿地面积不低于1890万亩,防沙治沙面积达到1600万亩。

今年初,京冀生态共建又传出好消息:经过积极协调,河北省争取到北京市新增绿化造林资金1亿元。这笔资金将用于在保定、廊坊、沧州三市建设连片森林、城郊绿地,合作造林约100万亩。

大规模推进国土绿化,三地合作造林进展加快。

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连续3年持续推进,北京市3年投入3亿元,在张家口、承德两市共9个县(区)完成造林30万亩。北京和承德携手,实施“稻改旱”工程,年节水量超过4个西湖的蓄水量。京津保生态过渡带2016年完成造林100万亩,保廊沧与京津绿屏相连、绿廊相通的一体化生态格局正在形成……

打造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,让山更绿、水更清、地更净、湖海更美,河北省强化生态优先理念,把植树造林与筹办冬奥会作为一号工程。

让山川大地郁郁葱葱。太行山绿化攻坚战全面启动,2016年完成造林317万亩,冬奥会赛事核心区完成造林36.8万亩……近三年来,全省累计造林1546万亩,其中,2016年完成造林绿化面积523万亩,创近年来新高。全省造林绿化进入规模推进、速度和质量明显提升的新时期。

让矿山“疮疤”再披绿装。承德市有60多家矿山企业正在由矿业开发向发展非矿产业转型,沙河市19名矿主主动搞起现代农业开发……2016年,全省关闭露天矿山386个、停产整治矿山1971个、修复绿化矿山522个。

以“建设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”为核心目标,三地携手,生态共建力度空前——

京津冀协同防控植物疫情框架协议签署,重大有害生物防控力度在加强。协同防治林业有害生物,京津冀将毗邻地区的51个县(市、区、单位)所辖区域,分为6个协同防控联动区域。三地建立重要信息交流通报制度,提升了灾情联合应对能力。保定与北京市房山区共建百草畔——野三坡环首都国家公园。

让生态共建共享的步伐更加坚实。得益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东风,跨区域碳汇交易迎来破冰之举,2014年底,承德与北京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,探索利用市场手段推动跨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生态补偿,提高了地方政府植树造林、生态保护的积极性。

在治理污染、修复生态中加快营造良好人居环境,三年来,京津冀生态共建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。坚持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,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,三地一盘棋共筑生态屏障,更绿更美的京津冀正渐行渐近!

点击进入专题

  • 关键词浏览:
  • “走出”无声世界 他们带来最美的声音
  • 莫扎特的旋律在流淌——近日在五缘音乐厅举行的一场管乐团音乐会,表面上看,就是常见的音乐会,其实不然。...

  • 古都夜未央 洛阳正青春
  • 夏夜的洛邑古城,流光溢彩,游人如织。身穿汉服的俊男靓女罗衣飘飘、团扇遮面,怡然漫步于悠悠琴声之中,空气中洋溢着青春的气息。...

  • 福建宁德多举措推动文旅市场回升 旅游业绩创新高
  • 第三季度,宁德市接待国内游客人数1417.76万人次,实现旅游收入117.91亿元,分别同比增幅33.6%和46.2%,旅游人数、旅游收入规模均创历史同期新高。...

  • 未来三年 泉州更新重置37条供水管道 总长约127公里
  • 1日傍晚,泉州中心市区宝洲街和刺桐路交界处供水主管破裂,造成周边路段积水、堵车及多区域停水。...

  • 疑因搭讪起冲突,唐山多名男子在烧烤店围殴多名女子
  • 6月10日,网友发布网帖称河北唐山机场路一家烧烤店多人起冲突,疑因男子酒后搭讪女子,后多人对女子进行殴打。机场路派出所回应,有出警。...

  • 福州推进城市“一刻钟便民生活圈”建设 打造居民家门口的“幸福圈”
  • 近年来,福州大力推动一系列社区改造更新工程,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,去年,军门社区成为福州市首批11个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社区之一。...

  • 《济南市绿化条例》2022年3月1日起施行
  • 为更好提升泉城生态环境,推动济南市绿化事业高质量发展,济南制定出台了《济南市绿化条例》。...

  • “人才”来济南能领几张卡?看新政背后人才密码
  • 两天前,在济南一家企业就职刚满一年的小宁领到了一张特别的卡片,这张由济南市发出的“泉城安居卡”将为来济人才安居乐业提供保障。...

  • 济南市市中区开展“强师固本·强课提质”现场会
  • 11月30日,济南市市中区“强师固本·强课提质”现场会在济南市东河小学举行。在学生作品展示区,郑煊可同学分享了学校“走泉城爱家乡”主题教育活动,并介绍了同学们制作的作品。...

  • 共谋大发展 山东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成效显著
  • 10月下旬,济南市莱芜区、钢城区、长清区、平阴县分别与泰安市岱岳区、肥城市、东平县先后签订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协议,贯彻落实上下游协同治污原则;...

    特别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