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西热线 - 广西地区最专业的新闻资讯网站!
当前位置: 主页 > 国内新闻 > 四川新闻 四川首台骨科机器人“医生”投用 20分钟做一台手术

四川首台骨科机器人“医生”投用 20分钟做一台手术

发布时间: 2016-05-25 03:33:23 来源: 作者:
骨科手术机器人正在为患者开展手术 四川新闻网成都5月24日讯(记者 雷兹 摄影报道) 在骨折患者伤骨处置入螺钉,一向被众多专家视为骨科手术治疗的核心技术,如果螺钉置入位置不能达到预期效果,就容易出现骨折移位、骨

四川首台骨科机器人“医生”投用 20分钟做一台手术


骨科手术机器人正在为患者开展手术

四川新闻网成都5月24日讯(记者 雷兹 摄影报道)在骨折患者伤骨处置入螺钉,一向被众多专家视为骨科手术治疗的核心技术,如果螺钉置入位置不能达到预期效果,就容易出现骨折移位、骨折不愈合、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而导致手术失败。不过,这样的顾虑可能会慢慢转变了。近日,拥有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、具备本地“户口”的一套智能骨科手术机器人系统,正式亮相成都大学附属医院,成为四川首台骨科手术界的机器人“医生”。

高坠导致盆骨骨折 机器人“医生”20分钟为他置入螺钉

今天上午10点多,王先生被推进了成都大学附属医院的手术室,即将接受手术。几天前,王先生不幸从5楼坠下,盆骨严重骨折,听说今天为他主刀的“医生”是一台智能手术机器人,王先生感到十分好奇又充满期待。

中午12时许,接受了麻醉的王先生被推上手术台,智能骨科手术机器人开始按照医生预先设置好的程序接受指令,灵活的机械臂开始在王先生盆腔一侧实施开口、置钉、固定,没过多久,手术成功结束。王先生被推出了手术室,骨科主任李开南教授看了一下时间,才花了20分钟。

“如果按照传统的方式,完成这样的手术至少需要3个小时。”李开南教授介绍,类似的骨科患者,传统的手术方式不仅耗费时间长,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血量也较大,手术风险更高。李开南说,人体的盆腔中有大量的主要脏器、血管和神经,要确保像王先生这样的患者的生命安全,在以前的手术中需要在身体上开出一条长长口子,“血库不备足2000毫升的血量,医生们都不敢做手术。”

除此之外,传统骨科手术由于是人在具体操作手术器具,精确性和稳定性无法与智能系统相比,因此风险也更高。

李开南说,值得医生们庆幸的是,如今这套智能骨科手术机器人投入到临床使用中,无论对医生还是患者而言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,“它使微创手术质量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,将在极大程度上为患者减轻负担。”

[1][2][3][4]下一页

四川首台骨科机器人“医生”投用 20分钟做一台手术


手术进行中

具备自主知识产权 “精准医疗”又上一个台阶

“这套系统最大的特点,就是把精确定位做到了极致。”李开南说,骨科手术的发展方向是精准化,目前使用的智能骨科手术机器人系统正好做到了这一点,让“精准医疗”又上了一个台阶。

李开南说,这套“骨科机器人导航定位系统”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智能骨科手术体系,包括成都大学在内的多家高校和单位参与了系统研发,他本人则是四川地区的领衔者,“去年初才拿到‘准字号’,两个礼拜前才正式在成都的医院临床中运用。”李开南告诉记者,智能骨科手术机器人系统可以说代表了国内手术机器人的最高水平,开创了骨外科治疗智能化和微创化的新时代。

据介绍,这套系统主要由控制系统和执行系统两部分构成,控制系统是包含手术规划功能的计算机系统,相当于机器人的“大脑”,执行系统是一双可多维度移动的机械臂,相当于机器人的“手臂”,二者相互配合从而完成手术。

“机器人”是如何开展手术的呢?李开南说,“机器人”具备精确的导航定位系统,可以通过X光机从正面和侧面对患者的伤骨拍摄图像,或者利用患者术前或术中三维图像,经过计算机的精密计算,确定内固定螺钉的位置,进而引导医生完成螺钉的体内置入,这样一来就可以大大提高螺钉置入的准确性,减少患者的X射线照射次数,并且大大缩短手术时间,降低患者创伤。

上一页[1][2][3][4]下一页

四川首台骨科机器人“医生”投用 20分钟做一台手术


医生在远端控制系统查看手术实时情况

机器人“医生”具备三大优势 安全微创又精准

骨科手术治疗的核心瓶颈问题,是施术者的视野和操作的局限性。李开南坦言,在传统手术中,医生通常都是根据X光片等检查数据,再依托自身经验,对手术位置进行判断和定位,可以说这是一种经验科学,对医生的经验和技术要求很高,一旦疏忽大意,螺钉置入位置不能达到预期效果,就容易出现骨折移位、骨折不愈合、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而导致手术失败,“所以,实现精确定位是骨科手术的核心所在,而这正是‘骨科手术机器人’最大的优势!”

智能骨科手术机器人具备三大显著优势:安全、微创、精准。“只需在病人身上打开1厘米左右的口子,就能开展手术,而且出血量甚微,最少的只有10来毫升。” 李开南说,如果伤口很大,患者术后十多天都可能不能移动,身体恢复很漫长,会对患者造成身心的巨大消耗。李开南还介绍,患者身体比较好的,在接受机器人手术后,第二天就可以实现下床行走。

李开南说,在精准程度上,手术中机器人机械臂的精准度超过人手,可以做到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失误率,保证手术的准确性,如果是人手操作,可能稍微哆嗦一下,就会影响手术效果,“但机械手臂就不一样,它完全不会打抖,稳定性极高,可以使医生打出的钉子更加精准。”李开南说,在机器人的辅助下,医生制定的手术方案可以得到精确地执行,失误率也会大大降低,手术的准确性提高了,患者承担的风险和负担也大幅度减少,“对于他们而言,手术过程会变得十分轻松。”

5月11日,第一台骨科手术机器人在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完成了它在四川的手术“首秀”,患者是一名来自南充的44岁女性,4月11日在成都遭遇严重车祸致盆骨多发性骨折。今天上午,记者在医院见到何女士,她说如果不是身体有其它外伤,她早就可以下床了。“现在感觉很好,手术后第二天就可以翻身。”何女士很高兴,她说,自己可能会比想象中要提前一段时间出院了。

上一页[1][2][3][4]下一页

四川首台骨科机器人“医生”投用 20分钟做一台手术


在何女士盆腔一侧的手术开口,只有1厘米左右

有望推广 更多骨伤患者将受益

据了解,这次医院一共引进了两套“骨科机器人导航定位系统”,它们都已先后上岗,开始为患者提供骨科手术治疗服务,将被主要运用于髓内钉远端锁钉定位、髋部骨折、骨盆骨折、脊柱椎弓根螺钉定位置钉等等,“目前,它的主要价值体现在空心钉内固定手术方面,具有广阔的运用前景。”李开南说。

这次在四川首次引进骨科机器人开展手术,标志着医院正式迈入了机器人手术的时代,“可以说,‘骨科手术机器人’实现了复杂手术标准化、常规手术微创化、关键操作智能化,可以在极大程度上改善骨科手术的效果。”李开南表示,继在成大附院投入使用后,该机器人还有望在川内各地医院进行推广,届时还将有更多医院引进该技术,让更多患者从中获益。

上一页[1][2][3][4]

  • 关键词浏览:
  • “走出”无声世界 他们带来最美的声音
  • 莫扎特的旋律在流淌——近日在五缘音乐厅举行的一场管乐团音乐会,表面上看,就是常见的音乐会,其实不然。...

  • 古都夜未央 洛阳正青春
  • 夏夜的洛邑古城,流光溢彩,游人如织。身穿汉服的俊男靓女罗衣飘飘、团扇遮面,怡然漫步于悠悠琴声之中,空气中洋溢着青春的气息。...

  • 福建宁德多举措推动文旅市场回升 旅游业绩创新高
  • 第三季度,宁德市接待国内游客人数1417.76万人次,实现旅游收入117.91亿元,分别同比增幅33.6%和46.2%,旅游人数、旅游收入规模均创历史同期新高。...

  • 未来三年 泉州更新重置37条供水管道 总长约127公里
  • 1日傍晚,泉州中心市区宝洲街和刺桐路交界处供水主管破裂,造成周边路段积水、堵车及多区域停水。...

  • 疑因搭讪起冲突,唐山多名男子在烧烤店围殴多名女子
  • 6月10日,网友发布网帖称河北唐山机场路一家烧烤店多人起冲突,疑因男子酒后搭讪女子,后多人对女子进行殴打。机场路派出所回应,有出警。...

  • 福州推进城市“一刻钟便民生活圈”建设 打造居民家门口的“幸福圈”
  • 近年来,福州大力推动一系列社区改造更新工程,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,去年,军门社区成为福州市首批11个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社区之一。...

  • 《济南市绿化条例》2022年3月1日起施行
  • 为更好提升泉城生态环境,推动济南市绿化事业高质量发展,济南制定出台了《济南市绿化条例》。...

  • “人才”来济南能领几张卡?看新政背后人才密码
  • 两天前,在济南一家企业就职刚满一年的小宁领到了一张特别的卡片,这张由济南市发出的“泉城安居卡”将为来济人才安居乐业提供保障。...

  • 济南市市中区开展“强师固本·强课提质”现场会
  • 11月30日,济南市市中区“强师固本·强课提质”现场会在济南市东河小学举行。在学生作品展示区,郑煊可同学分享了学校“走泉城爱家乡”主题教育活动,并介绍了同学们制作的作品。...

  • 共谋大发展 山东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成效显著
  • 10月下旬,济南市莱芜区、钢城区、长清区、平阴县分别与泰安市岱岳区、肥城市、东平县先后签订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协议,贯彻落实上下游协同治污原则;...

    特别推荐